高盛集團的一位高層管理者格雷·史密斯(Greg Smith)不久前在報紙上公開辭職,同時在《紐約時報》發(fā)表文章對公司大加斥責,指責集團嚴重背離傳統價值觀,指責集團諷刺客戶是木偶,隨意宰割、欺負客戶。之后,格雷被貼上很多標簽,有人說他是英雄、告密者、有人說他有正義感,當然也有人說他是叛徒。
從某種意義上說,格雷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的羅爾沙赫氏測試劑。通過他,我們看到了我自己珍視或者鄙視的東西,這取決于我們的個人視角,取決于被這個時代強化的,屬于一代人的集體視角。
那些稱贊他的人,敬佩他的勇氣,能以如此公開的方式,如此不屈不妥協的態(tài)度挑戰(zhàn)權威,尤其是挑戰(zhàn)華爾街的道德觀。而另外一些人則更看重忠誠,他們認為格雷只想出名,堅持好的雇員不會對雇主說三道四。違背忠誠原則的代價是慘重的,格雷公開辭職的那天,高盛的股票市值蒸發(fā)了21 .5億美元,意味著他說出一個字,前雇主就要付出170萬美元代價,現在高盛市值雖然恢復了一些,但依然遭遇重大損失。
客戶的利益永遠被置于次要,公司運作的首要目的是賺錢。這是格雷的原話,他警告這種道德退步將危及高盛的長遠經營,稱這已成為一種實質威脅,破壞了客戶和公司關系,并形成一種具有毒性和摧毀性的企業(yè)環(huán)境。
一個人如果先具有服務的精神,再有領導的欲望,和那種一來就想當領導的人是完全不同的,后者或者需要非正常的權力推動力,或者喜歡獲取物質利益。投資銀行家成為服務驅動型領袖似乎不可思議,尤其是美國經濟衰退中,華爾街的道德備受質疑,很多美國人憎恨銀行家,尤其是高盛的。不僅是社區(qū)護工才會關心并服務他人,華爾街也有大批不同年齡段的服務者,尤其是年青一代雇員,其中包括很多嬰兒潮后出生的、像格雷這一代新千年后進入職場的人,他們視服務高于利潤。格雷在同一代人中是很不尋常的,在一家公司待了11年,但是他的首要價值觀很符合年青一代的標準。
2011年的一項調查,51% 1981年后出生的人認為,商業(yè)的首要目的是促進社會發(fā)展,只有39%的人說是獲得利潤,33歲的格雷雖然離1981年差一點,但是他的做法完全符合利他主義。這項調查同時訪問了390名商業(yè)領袖,其中92%的年輕人認為成功不能完全用利潤衡量,老一代商業(yè)領袖只有71%這么認為。
互聯網也改變了忠誠的概念,年青一代在數字時代成長,手上隨時有各種信息設備,他們僅忠誠于自己的價值觀,公司價值觀甚至是國家價值觀的概念和界限,因為數字化信息無邊界而模糊了。格雷當然有忠誠感,但不是對某個領導或者對某個公司,而是忠誠于自己的基礎是非觀,今后不管是就職于公共部門還是私營領域,他都應該繼續(xù)相信服務驅動領導。我們也當如此,年青一代很快將全面接管專業(yè)領域的所有權力,在財務領域,這意味著不僅是控制21.5億美元,而是掌控更多,對于華爾街來說,這是新道德時代的來臨。
●Courtney E. Martin(美國作家)
John Cary(美國作家)
●點評:不管人們如何評價格雷·史密斯,一個事實不容置疑:賺黑心錢的公司已經成為眾矢之的。道德缺失、無視客戶利益、一味賺錢的貪婪文化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抨擊。
分享到微信 ×
打開微信,點擊底部的“發(fā)現”,
使用“掃一掃”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