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周,配鏡O2O平臺“望客”宣布獲得1.5億元B輪融資。在這個行業(yè)低頻、小眾的行業(yè)里,獲得融資的還包括主打上門驗光的云視野(2015年1月完成數百萬元種子輪融資),自有官網和線下自有零售店結合、一年內估值翻三倍的LOHO樂活眼鏡生活(2015年9月完成2000萬美金B(yǎng)輪融資)和已經成為獨角獸級企業(yè)的可得眼鏡(2015年7月獲得3.2億元融資)。
大量借助風口牟利的O2O企業(yè)在后續(xù)發(fā)展及估值遇到瓶頸、走向疲軟的同時,相對低頻購買、更小潛在市場、更深行業(yè)綁定的配鏡O2O領域卻可謂風生水起,作為消費升級版圖中的一部分,這些公司是如何做到保持健康增速、在寒冬中四季如春的?
一個能夠持久發(fā)展的行業(yè)都有著自己的規(guī)律,河貍家的創(chuàng)始人雕爺和投資了滴滴打車的金沙江朱嘯虎等共同總結是三條:高頻、剛需、規(guī)?;?。從這三個標準出發(fā),眼鏡行業(yè)顯然講了更多的故事。
入口:靶向消費者的心智模式
眼鏡行業(yè)的不合理主要體現在價格和質量的不相符,眼鏡硬件的成本其實很低,大量的費用主要集中在營銷和運營上。那些款式和質量都相對靠譜的大牌或者設計師品牌,動輒就有著幾千塊錢的身價,而價格在幾百塊錢或一千元的眼鏡,在材料和工藝上幾乎沒有特別好的表現。將互聯網作為工具,可以在庫存和鋪租上帶來很大的效益提升。
從行業(yè)角度來看,與手機行業(yè)五年前的情形極為相似,眼鏡行業(yè)也有著暴利、強需求和由耐用品轉變?yōu)榭煜返奶攸c,但由于這個行業(yè)的封閉性強、產業(yè)鏈整合難度大,總體門檻高,創(chuàng)業(yè)者并沒有表現出像新媒體、移動醫(yī)療、到家服務等行業(yè)一樣現象級的熱情;而寶島、暴龍等傳統眼鏡企業(yè)長期以來因為低效率、高成本的配鏡流程維持著“暴利經營模式”,缺乏破除“信息不對稱”的動力。
從消費者端來看,用戶定義“好眼鏡”無非從美感、質量和購買體驗三方面來衡量。然而,眼鏡連鎖店往往落戶于商業(yè)中心而非居民區(qū),顧客兩來兩回,路程之遠,時間之久,很難將其稱作以人為本的消費體驗。與此同時,完全線上交易很難實現,因為眼鏡畢竟不像手機,它綜合了美感、醫(yī)學需求,在購買時還需要試戴和嚴格的驗光程序,而這些都是線上無法提供的服務。
當傳統眼鏡品牌大多不能及時將科技成果傳遞給用戶時,價格昂貴、款式陳舊、功能滯后等痛點,都讓創(chuàng)業(yè)者們發(fā)現,眼鏡行業(yè)有待創(chuàng)新和整合。行業(yè)需求和消費者的痛點倒逼下,催生了一批如LOHO、伊視可、Tapole、可得、音米等新興的眼鏡電商品牌。
按理說,借助了線上的力量,數據應該跑得非??觳攀?,那為什么這些品牌在上線三到四年后,還并未被中國消費者廣泛知曉呢?
一方面,眼鏡是需要精耕細作的行業(yè),且戰(zhàn)略窗口期很短,匆匆上馬和浮躁營銷無法成就一個靠譜的眼鏡品牌。另一方面,眼鏡又是個很特別的產品,沒有標準的尺寸大小,所以圖片看上去再精美,但是戴著卻不一定舒適和美觀,同時還涉及到驗光這一專業(yè)性很強的環(huán)節(jié),短期內,Warby Parke的Home try-on模式并不適合中國國情,款式、價格、驗光、試戴、售后五大環(huán)節(jié)上都需要企業(yè)步步為營。
留存:基于“粒子原則”的口碑沉淀
不同于買衣服,購買眼鏡帶有半醫(yī)療屬性,驗光服務作為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環(huán)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。一家專業(yè)的驗光機構會提供你近視度數、散光程度、瞳距、主視力等詳細的信息。在美國,驗光服務是獨立收費的,不像國內大都由眼鏡店家捆綁銷售來提供。因此國內驗光師的水準參差不齊,而不準確的驗光數據會使度數加深(尤其是青少年兒童)。如何讓用戶在購買眼鏡上包括驗光專業(yè)服務上有順暢的體驗顯得尤為重要。這里不妨借用O2O矩陣中的兩個O——遵循比特原則的 online以及遵循粒子原則的offline,對現有的的一些解決方案作一個錨定。
伊視可的O2O模式是重“粒子化”的,線上選擇眼鏡架款式、家中試戴、滿意后安排自主設計的驗光車驗光、送貨上門,其核心在于開發(fā)了類似Uber的訂單調撥系統,靈活調度線下認證的驗光師或配鏡師,其本質是用互聯網的方式提供了更有競爭優(yōu)勢的價格和更便利的服務,但是并未重新定義原有基于人工和經驗的銷售模式。
消費者希望有更多、更豐富的選擇,但基于原本的粒子法則,他只能在實體店里嘗試五到十款眼鏡的款式,且這個過程是缺乏效率的。但O2O可以提高個性化效率,顧客的挑選范圍變成了全陳列的款式,顧客當然更想要減少“跑腿”的成本,所以不如眼鏡上門或者對接就近的實體店。
該模式中,價值優(yōu)化主要來自客觀效率的提升,在用戶端,去掉成本結構中的門店運營和銷售,眼鏡的單價大幅下降,在平臺端,線下部分一對多實現極致效率,客戶的購買習慣和品牌信任度時互為表里,積累了一定的口碑效應,新客戶的流入和老客戶的復購推動業(yè)績增長。
總體而言,線下部分會像一個電商延伸到線下的傳感器,在提供服務的同時探知顧客更深層次需求。模式跑通之后,基于移動互聯網、微信客戶端、大數據應用、基礎客戶與老客戶需求挖掘等方面的想象空間,伊視可又逐漸將用戶流量逐漸引流至附加值更高的服務項目,引流至整個配鏡后市場,主推專利設計的籃球眼鏡、騎行眼鏡、游泳眼鏡,開設有關配鏡搭配、眼部護理的“小伊說事”欄目,拓展了眼鏡這一品類的場景可能,進而獲得了更高的現金流和自我造血能力。
轉化:由客觀效率邁向主觀效率的品牌價值提煉
具備長期穩(wěn)定變現能力的行業(yè)必定與“更好的生活可能和價值主張”正向相關,O2O的核心立足點是基于連接與重構制造紅利,其中,除了上述的客觀效率,還有一種是主觀效率,主觀效率指的是當個性化消費滿足的時候,用戶能恰好地享受到他想要的那個東西。在深耕長尾服務、挖掘沉睡價值維度上,配鏡O2O領域的典型代表是LOHO、TAPOLE和望客。
水能載舟,亦能覆舟,互聯網的“輕”,正是O2O的達摩克利斯之劍,而LOHO的模式則注解了眼鏡行業(yè)互聯網化從“輕”到“重”的過程。LOHO定位于眼鏡界的Zara,把店開在SHOPPING MALL、統一裝修風格、設計最新款式、改造網站、讓時尚達人稱為傳播節(jié)點。同時把所有的店員都打造成“時尚”潮人,其線下門店一般配備3名“搭配師”,使得眼鏡從單薄的功能性產品轉變?yōu)閾碛懈咭鐑r的快時尚品類,在鏡框顏色、形狀、鏡片上都有了更多拓展,使其成為時尚感的配飾但不喧賓奪主,好看又得體。在用戶存留和CRM上,LOHO也有意培育用戶粘性,在視力變化不大的情況下,二次配鏡時,消費者可以借助儲存的數據,在其商城直接購買。
還有一些品牌搭載了更多切中痛點的服務,除了購買眼鏡及記錄消費者配鏡信息的基本功能外,“云視野”還有護眼提示的能力。在消費者用眼過久、或持手機離眼過近的情況,app會適時作出警告。
除了要讓眼鏡變身為時尚品外,,Tapole還希望提供超越用戶期望的體驗。其整體的視覺形象更接近于一個設計師品牌,上線之初就推出了時尚、極簡和人文三個系列,在光學性能和做工的質量把關上,Tapole選擇了定制,光學鏡片和太陽鏡片分別來自于蘇明達光學和立揚光學的定制生產;鏡架的來源也根據材質的不同選擇了不同的供應商,隨著人們審美觀點的改變和時尚概念的普及,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追逐個性化飽滿的商品,開始強調品牌對商品的重要性,這樣的大環(huán)境,對于垂直化的電商品牌,再好不過。
實體店方面,以往的情況是,由于需要試戴和驗光,線下門店成了最常見的銷售渠道,但眼鏡的購買頻率并不算高,因此大多數店家會把店址選在人流量密集、租金昂貴的商業(yè)街附近,這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大多數眼鏡遠高于成本的終端售價。而tapole則將其線下店面打造成了一個多元綜合組合空間,在基本的驗光功能之外,也與和圖書室、咖啡館結合,更接近于線下體驗中心,給用戶足夠的理由和動力參與進來,體驗也會更棒。
總的來說,對于相對長尾、中低頻的眼鏡行業(yè),其商業(yè)邏輯是瞄準有購買能力、對價格不敏感、對品質和服務敏感的中產階級,引到用戶的需求從碎片化到連續(xù)性和一站式,讓老用戶留在平臺內長期消費,用戶與平臺黏性更強,進而拓展盈利空間。
在可能的探索方向上,望客已經下了一定的工夫:借助See U自動視光機,望客能實現移動上門驗光服務,隨時隨地為用戶提供驗光服務,嘗試搭建計算模型,針對用戶眼睛的已有問題和數據記錄,來提供醫(yī)療級別的服務。未來我們還能想象:在家試戴、AR虛擬試戴,讓用戶在網上組合定制,掛上專門的小配飾等;亦或者是和微型傳感器進行結合,在傳統眼鏡上加點東西,讓智能監(jiān)測變得足夠的隱在等。
怎樣的O2O項目能夠做到C輪不死?
如今,O2O領域開始了明顯的分化,一方面,垂直細分領域的一些公司開始凸現出來。比如專注于快遞物流的速遞易,專注于高端餐廳排位的美味不用等,專注于白領快速取餐的速位。另外一個就是垂直細分領域的平臺化模式發(fā)展。由原來的細分領域的解決某個痛點的模式開始橫向擴張,覆蓋到整個行業(yè)。
另一個新動向則是,很多O2O公司摒棄原來的純輕資產的模式,開始加入硬件、線下店鋪等資產和元素,建造屬于自己的護城河。妙生活就在搭建自己平臺的同時建設了自營店鋪,美味不用等推出了自己的排號的硬件,速位幫助餐廳搭建了智能取餐柜等。
Tapole和LOHO就是典型地從垂直市場開始,團隊關注的并不是未來市場的規(guī)模能有多大,而是在當前的垂直領域里占據了多少市場份額。而可得的做法則是由垂直轉向平臺化路徑,由垂直類的“單品O2O”演變?yōu)槠脚_式的“多品O2O”,以不同品類之間的聯動、互補,深挖消費者復購與后續(xù)消費潛力。如今在其網站上任意點擊一款眼鏡或者護理產品,都能看到上萬的購買記錄和幾千條評論的數據積累。
整體來看,中國消費社會進一步發(fā)展伴隨著新階層的孕育,這一過程中,一定會出現一批倡導生活方式,提供更高價、更好服務、更多文化內涵的消費品牌出現。空前龐大的消費人群面對日益多樣的消費體驗,如何做出決策的問題日益突出。那么,適合作為整體生活方式切入點的O2O項目會具備哪些特征?基于文章思路,我們總結出如下三點:
1.線上線下能力必須結合
以往“避重就輕”的O2O不知道實體店的需求和體驗,不知道在哪個核心環(huán)節(jié)提供幫助,它們的人才結構、管理能力都缺乏這方面的能力。如今導購平臺模式逐漸式微,O2O品牌需要觸達線下,先推出市場試用原型,結合住活動運營、線下有調性市場推廣,少量的優(yōu)惠補貼,以及更為重要的口碑傳播,之后再慢慢根據市場回饋數據進行及時的更新迭代,滿足甚至參與重塑用戶需求。
2.后端供應鏈能力成為長線關鍵
在快速、準確了解用戶需求的同時,SKU上新會更加頻繁,此時需要優(yōu)化供應鏈流程,精準把握生產周期,考慮到用戶數量——話語權——供應鏈談判能力的聯動,可以嘗試采用C2B(消費者反向決定生產)模式,少量多批快速返單,確保靈活響應用戶需求。
3.用戶小數據反哺產品和服務
“經濟學中有一條顛撲不破的定理:一旦某樣東西變得免費,變得無所不在,那么它的經濟地位就會突然反轉。”比如以前電是奢侈品,窮人都使用蠟燭,可現在電力無處不在,燭光晚餐才是奢侈品。以往互聯網思維強調用免費或低價的產品獲取海量用戶,如今的購買轉化則強調個性化、場景性,決策信息高度依存社交網絡,這就要求O2O模式具備高傳播的區(qū)分度、體驗性和用戶價值。
總的來說,消費升級和渠道下沉將是16年最重要的驅動力之一,只是在我們砸出去錢和時間的同時,也需要找對供給和觸達的路子。
分享到微信 ×
打開微信,點擊底部的“發(fā)現”,
使用“掃一掃”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