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半年前,當風投大佬們談起跨境電商的時候,“電商領域最后一塊蛋糕”幾乎成為了共識,對于如雨后春筍般冒出的創(chuàng)業(yè)公司,他們毫不吝嗇手中的資本,吸金最快的項目上線僅9個月就融到了C輪,融資金額最多的已經去到上億美元的級別。
但風口又怎么會少了巨頭的占位,天貓國際、1號店海購、京東全球購等來勢洶洶。“我早就準備好了價格戰(zhàn)。”面對跟大佬級電商平臺正面交鋒,洋碼頭創(chuàng)始人曾碧波坦言,融資的錢大部分都砸在了市場推廣上。不過,這在賽富亞洲投資基金執(zhí)行董事王鐸看來,這只是權宜之計,差異化的貨源和快捷的物流體驗才是贏者。
哪的用戶最贊
要說熱門海購的品類,奶粉、尿不濕、保健品準占前三位,不但巨頭盯著這個板塊,不少創(chuàng)業(yè)公司也專門做母嬰類的跨境電商。
當很多VC同行都往這類垂直電商項目砸錢的時候,王鐸卻表現(xiàn)得比較謹慎。他分析,母嬰商品雖然需求旺盛,但這個品類太成熟了,品牌都很集中。比如尿不濕,國內消費者就認那幾個大牌子,在哪里買都一樣,那怎么跟競爭對手拉開差距?你說你價格便宜,可是巨頭不更有資本燒錢嗎?“靠拼低價來吸引流量,其實消費者沒啥忠誠度可言。”他對南都記者說。
對此,正在試水跨境電商的媽媽網創(chuàng)始人劉穎卻有不同的看法,雖然母嬰品牌就那么幾個,但消費者對于假貨問題是草木皆兵,他們得選擇信得過的平臺。當然,在同等信任程度的條件下,那大家就唯有拼價格,這也就是為什么創(chuàng)業(yè)公司都要砸錢做推廣。不過,對于做了差不多10年母嬰社區(qū)的媽媽網來說,倒可以把買流量的費用省著———憑借手握的大批忠實粉絲,直接把用戶導入到新開的海淘、代購板塊就行。“利用自有流量順便做跨境電商、滿足社區(qū)網友的需求,比起純商城的模式,我們不一定能做大,但起碼能穩(wěn)一些。”她說。
不過即使是從商城起步,有的母嬰電商也開始往社交靠攏,比如蜜芽寶貝。在創(chuàng)始人劉楠看來,母嬰人群是一個很特殊的消費人群,結合場景化消費的口碑傳播其實更為有效。蜜芽有一款產品主打生活方式,媽媽把她們生活育兒的場景都分享在這個里面,消費者點標簽就可以進行購買,以這種UGC屬性來沉淀用戶,形成一個社交型購物圈。據介紹,每天從這個蜜芽圈里面點進去占到它們購物車的比例達60%。
與此同時,劉楠還在線下尋找消費場景,為線上導流用戶,最近剛剛與知名早教機構達成合作。她解釋,哪怕線上平臺再龐大、消費頻次再高,用戶都還是會去線下,因為每周都要帶領孩子早教、娛樂、面對面互動,線上與線下的母嬰消費者并不完全重合,約有70%的用戶也經常在線下購物,這是蜜芽要黏住的新鮮客流;同時母嬰人群的消費屬性較為特殊,需要對購買渠道信賴度更高,線下的實際體驗就能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。
愛你掃貨神器
除了深耕垂直電商,不少創(chuàng)業(yè)者還把目光投向另一個方向———全品類平臺,以商品的豐富作為賣點。
這“豐富”二字可不是那么容易做到,常規(guī)的思路是吸引大量海外商家入駐平臺(或者自營從供應商進貨),而另一個路徑是招募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個人買手,搜羅全球特色商品。
王鐸在一年多前經老同事介紹認識曾碧波時,對洋碼頭PC端上的母嬰、保健品、護膚品等標準化的產品并不感冒,卻一下子被移動端的“掃貨神器”所吸引:這是一種海外買手限時特賣的模式,買手們直播各大商場、專賣店、奧特萊斯的掃貨情況,把當中一些性價比高且款式不錯的折扣商品進行拍照發(fā)布,每場特賣活動只持續(xù)幾個小時,具體由買手自己來決定。“當時掃貨神器才上線幾個月,交易量非常小,但我已經有預感,這個方向靠譜。”他告訴南都記者,前后見了兩三次面,他就決定要投洋碼頭,果不其然,現(xiàn)在掃貨神器一個月的交易額已經上億。
不過,這種買手模式洋碼頭能做,其他也可以。曾碧波坦言,照抄掃貨神器的App不少,但他們起步早,在買手資源上的積累也更深。據介紹,除了主流的歐美國家,他們平臺連馬來西亞、新加坡、土耳其等相對冷門的國家也覆蓋到。王鐸說,這點還挺講究先發(fā)優(yōu)勢,哪里有人氣、有客源,買手才會沖著來。
物流能快點嗎?
縱然貨平靚正,但是如果遲遲等不到收貨,也是讓人抓狂。
“哪家平臺都逃不過被消費者抱怨發(fā)貨慢的尷尬,巨頭也一樣。”劉穎告訴南都記者,媽媽網現(xiàn)在有三種發(fā)貨模式:第一種是國內現(xiàn)貨,也就是商品已經通過一般貿易進入到國內,消費者下單后直接國內快遞發(fā)貨;第二種是海外直郵,適用于那些信不過國內現(xiàn)貨的消費者,媽媽網在主要的歐、美、澳有辦事處、由營業(yè)點或合作供貨商發(fā)貨;最后一種是保稅區(qū)發(fā)貨。
“比較下來,海外直郵無疑最慢,因為清關時間、轉運過程都不可控,最快15天能到貨,運氣不好的拖上3個月也說不定,選擇用這種方式的商品,一般客單價都比較高;而保稅區(qū)發(fā)貨理論上應該比較快,但畢竟是個新生事物,有些環(huán)節(jié)還要磨合。”劉穎無奈地說。
有什么辦法可以打破這種困局呢?這個問題曾碧波在創(chuàng)業(yè)之初就考慮到,他并非只做一家跨境電商平臺,而是另外成立一家物流服務公司貝海物流,把海外到國內直郵的倉儲、航空貨運、入境口岸、海關等各個碎片化環(huán)節(jié)進行資源整合和對接;對于賣家來說,把訂單打包好交貝海就行,不用自己操心物流的事。而對于國內的買家,他們有一套系統(tǒng)和海關數據對接,提高清關效率的同時,讓客戶追蹤物流的實時狀態(tài)。據了解,目前貝海物流在北美市場運作得最成熟,7天可以把商品送到客戶手上,成本也大大降低。
這么一大塊優(yōu)化物流體驗的市場,巨頭會不會也眼紅呢?王鐸分析,巨頭有能力做,問題是他們沒那份心思,因為這塊投入需要時間,并不能在交易額上看到立竿見影的效果,貝海物流從2010年起步,沉淀了好幾年時間才有現(xiàn)在的成效,貝海除了服務洋碼頭的賣家,也開放給其他有跨境電商業(yè)務的公司,天貓國際、京東、蘇寧等都是他們的客戶。
深喉
拎清平臺輕重
●洋碼頭創(chuàng)始人曾碧波
今年跨境電商的競爭一定會更加激烈,跟同行聊起巨頭涌入的時候,大家都不約而同地感到壓力很大。洋碼頭在跨境電商領域起步比較早,從模式上來說,該輕的地方非常輕,作為平臺型企業(yè),不統(tǒng)貨、不采購,快速進入新的市場;該重的地方又非常重,面對天貓國際這樣的巨頭,自建倉、自建物流,幫助海外上游的商家把產品快速而低成本地運送到中國市場上來。
比方說,怎么在通關選擇上找高效的通關口岸操作。這說來輕巧,其實中國入境、海關、商檢的流程十分復雜,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去談合作、去磨合,現(xiàn)在總算積累了一些經驗。這里頭,人才是個核心要素,既熟悉跨境電商的上下游,在跨境產業(yè)鏈整合方面有經驗,同時又能與國外賣家以及中國的政府部門打交道。但這個領域比較新,具備如此綜合實力的人才十分稀缺,這也是目前我覺得挑戰(zhàn)最大的地方。
跟巨頭之間競爭還有很重要一點,就是對市場的敏銳嗅覺以及迅速做出調整的能力。這里涉及到組織結構的問題。我個人傾向于那種扁平式管理和小團隊作戰(zhàn)。洋碼頭在全世界近400號人,涉及物流、倉儲、報關、研發(fā)、招商、市場運營等方面,小團隊加起來有30多個。每條線都是5-6個人的小團隊小組織自我驅動,給一個TeamLeader、告訴戰(zhàn)略方向,給予足夠資源、不懂的話提供培訓和輔導,這樣的組織架構能非常靈敏地對市場進行反應和判斷,同時對公司宏觀戰(zhàn)略節(jié)奏又有很好的敏感度。
企業(yè)有競爭的立足點,再加上打價格戰(zhàn)去跟巨頭拼搶市場份額。我們平臺現(xiàn)在不賺錢,甚至還倒貼物流費,在推廣方面更是燒錢。接下來我們還會考慮再度引入融資,但一定是那些看好行業(yè)長期發(fā)展、看懂戰(zhàn)略格局,而不是那種求短期利益的投資者。
一年半決輸贏
●賽富亞洲投資基金執(zhí)行董事王鐸
跨境電商是千億級的市場,我一直都在關注。創(chuàng)業(yè)項目看過好幾個,但大都銷售模式比較簡單,基本上就貼錢賣商品,稱不上有很高的含金量,更不要說跟巨頭一較高下。
垂直類的母嬰跨境電商,我覺得會活得比較辛苦。雖然業(yè)內也有討論說可以靠“小而美”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,但現(xiàn)實很殘酷,面對這么大一塊蛋糕,巨頭絕對不會手軟,一上來便是燒錢補貼,把小公司扼殺在萌芽之中。因為對于巨頭來說,母嬰類太好做了,需求量大、品牌相對集中,不用考慮別的東西,一年做個幾十億的交易額就很有價值了,所以肯定先從這塊入手。換言之,如果創(chuàng)業(yè)公司想做的事情跟巨頭完全重疊,一時又找不到差異化經營的模式,那就看后期還有沒有投資人愿意給你輸血了。不過,提醒一句,現(xiàn)
分享到微信 ×
打開微信,點擊底部的“發(fā)現(xiàn)”,
使用“掃一掃”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。